我研究路遥40年!在线配资平台哪家好
我续写了《平凡的世界》,由于版权问题重新定名长篇小说《平凡的人生》,2017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打算在搜狐号连载。
连载前,我把研究路遥文章发表出来,积攒一下人气。续集
《平凡的世界》续集《平凡的人生》
路遥是怎样能够上大学的(二)
申易是老红军后代,曾先后担任过延安县委副书记,甘泉县委书记,“文化大革命”时期蹲过造反派的牛棚。1969 年底,调到延川县任县革委会核心小组副组长、革委会副主任。他参与过“关于白振基同志参加武斗致死,涉嫌王卫国案”的处理。当时王卫国的同派群众说此事是无中生有、害但另一派群众说他有人命案”那不可赦。两种意见,互不妥协。
本着“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走一个坏人”的原则,申易建议对“白振基参加武斗致死,涉嫌王卫国案”进行重新复查。军代表、延川县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革委会主任马志亭是位正直、善良的军人,他支持了申易的建议。于是,延川县公检法军事管制领导小组对 1968年4月17日“红四野”和“红总司”两派武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当时的焦点在于:第一,4月18日早晨王卫国一派打扫战场时,红总司”总指挥白振基是否还活着?第二,王卫国等人在打扫战场的过程中,是否把白振基扔进天窖?如果是白振基尚有一息,王卫国等人把他扔进天窖,这个问题就严重了。为了对事实负责,调查组经过深入专访,复查所有可疑细节,最终得出可信结论:“红总司”白振基在4月18日早晨已经死亡,将白振基尸体扔进天窖也与王卫国无关。此案就此了结,免了王卫国的一场牢狱之灾。
应该说,申易那时候并不知道王卫国会有多大出息。他只是本着正义与良知,做了一件还原真相的工作。也就从那个时候起,申易才开始关注这位王卫国,了解到他的为人处世方式与文学创作情况。这样,1973年时已经担任延川县委书记的申易决定帮助路遥圆其大学梦才顺理成章。
当然,这位优秀的基层领导在延川主政期间,办成了三件在全国产生影响的大事:一是大力扶持“赤脚医生”孙立哲,最终把他树成全国知识青年的典型;二是大张旗鼓地表彰大办沼气的典型习近平同志,并亲自拍板推荐他上大学;三是支持县级文艺小报《山花》,使延川一跃成为以群众性“诗歌创作”闻名的陕西省级文化先进县。
申易是位有着远见卓识的基层政治家,他鼓励“新生事物”,善于发现人才。这样的工作不但提携了人才,引导了社会风气,也使自己的工作有声有色。具体到路遥,申易就是想让做出成绩的人受到重视,得到好处。
申易专门乘着延川当时唯一的车号“24-50071”的北京吉普,去延安大学找堂弟申沛昌。申沛昌当时在延大中文系主要负责招生工作。申易向他讲路遥上大学的事情,说县上原来把路遥推荐给一所大学,但人家嫌路遥曾当过县上一派群众组织的头头,而且有人告状,所以最后决定不录取。申易明确告诉申沛昌,延川县委正式作出结论,路遥在政治上没有问题。
申易是申沛昌的堂兄,更是中共延川县委书记,他的态度很诚恳,也很坚决。对于申易的推荐,申沛昌自然高度重视。申沛昌德才兼备。敢作敢为,当时也是位十分爱惜人才的中层领导,在延大威信极高。
1972年,延安大学中文系在筹备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时,专门招了一个一年级的“试点班”。在当时“开门办学”的大环境下,中文系专门组织该班学生到延川县搞调查研究,还和《山花》编创人员进行座谈,第一次见到路遥。他尽管与路遥没有单独接触,但已知道路遥的创作情况,知道这位小伙子的文学才华。这样,他亲自向中文系主要领导郭玉宝和学校领导张逊斌作了报告,建议录取路遥到中文系上学。在其后,申易先后两次找学校领导,以延川县委的名义力荐路遥。郭玉宝和张逊斌是两位开明的领导,支持申沛昌的意见,录取路遥到中文系上学。
应该说,路遥在不断奋斗的过程中,一直有“贵人”相扶。具体到他上大学的过程,倘若没有延川县文教局同志的不懈努力,没有县委书记申易的亲自出马做“保送”工作在线配资平台哪家好,没有申沛昌的仗义,没有郭玉宝与张逊斌的开明,他的大学梦根本无从谈起。可以这样说,路遥能一路走来,成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与众多有名与无名人的帮助分不开!
发布于: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