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炒股配资app,餐协的大姐看我在北京过年,就说带我去吃个家乡菜。位于台基厂的这家奥华餐厅,可以说是北京为数不多的天津菜中的皎皎者了。味道很正,价格亲民,整本菜单就没有超过一百的菜,连最招牌的“罾蹦鲤鱼”,二斤重,也才卖58一份。是连我自己平时也会约上小伙伴去吃的一家老店了。
不过来他家吃饭,一定得赶早。平时刚过11点,等位的队伍就已经能从屋里排到屋外了。过节期间虽然人少,但11点大厅也已经坐满了人了。后台粉丝不要再问我能不能加塞了,我去了也得自己拿号排队。
【罾蹦鲤鱼】
店里的菜单也写做“挣蹦鲤鱼”。“挣蹦”也是一句天津的方言,形容的是这个人挣扎不老实,各种按不住,就说这个人在那里“挣蹦”。放在鱼身上,主要是说明这个鱼刚离开水,在网里挣扎跳跃,正是特别鲜活的时候。
店里用的鲤鱼不但鲜,而且每条都有二斤重,讲究的要用带鳞的活鲤鱼现炸,定型。
展开剩余80%炸制后鱼形要保持很长时间不塌软,酱汁浇在鱼身上的瞬间会发出清脆的声响。
用筷子一夹,鱼鳞、鱼皮和鱼肉同时在口中发出清脆的声响,就连鱼骨都很酥脆,这道菜才算完美。酱汁是大酸大甜口,非常爽口开胃。进门就能看到,基本每桌一条,我们这桌就过分了,整整吃了两条才过瘾。
【老爆三】
就是北方的传统菜“爆三样”,之所以加个“老”字,不是因为这道菜老,而是因为后来还有个“新爆三”。
老爆三爆的三样指的是是肉片,肝片,和腰片;而新爆三就不同了,一般选用的是肉片、鱿鱼以及虾仁,也有用鸡丁的;从视觉到口味都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次我们没有点新爆三,不过点了做法基本一致,但是食材的种类更加丰富的全爆。大家也可以看看有什么不同。
天津地区还有一个颇为独特的奶爆,是别的地方都没有的做法。这次没有点,留着下次再说。
【独面筋】
这道菜在菜单上叫做虾仁面筋,不过在天津本地菜里,我们都叫虾仁独面筋。这也是天津地区很独特的做法,跟广东的啫啫煲一样,“独”也是一个象声词,又是个动词。
“独”字通“笃”,意思是煨炖,在天津本地语言里又叫做“咕嘟”。二他妈妈要说把粥放炉子上咕嘟一下,就是把粥放在炉子上稍微热一下的意思。所以把咕嘟面筋叫成独面筋,也便不难理解了。
这道菜很难在北京吃到,主要是这里面一定要用到天津特产的油面筋才对味。为什么天津这个地方对面筋情有独钟呢?甚至要专门开发道菜,还有很多菜里也都有面筋的影子。这又要从历史说起来了,作为北方地区的老牌工业城市,天津曾经拥有大量的棉纺厂,那个时候的棉纺厂需要用大量的面粉来浆洗布料,而产生的副产品就是面筋了。
延续下来,天津就有了大量的特有的面筋菜,除了虾仁独面筋,还有糖醋面筋,白菜面筋,等等。
不过虾仁独面筋算是里面比较有名的一个。做法也很复杂,要煮虾仁,炸大料,炸虾油,煮面筋,最后一定要来上一勺灵魂花椒油,整道菜咸鲜适口,虾仁的鲜嫩与面筋的软糯交织在一起,每一口都充满了丰富的口感。尤其是当面筋吸收了虾仁和调料的味道后,变得更加鲜美,令人欲罢不能。
天津菜讲究的就是丰富的层次感,无论是食材的搭配还是口味的调和,都体现出厨师的精湛技艺。
还有很多菜,像八珍豆腐,锅塌里脊,锅贴,软炸虾仁,都是天津的名菜,这次来不及吃,以后留着慢慢写。出门的时候,发现这里还有煎饼果子,价格十分感人,双蛋的带油条才十块钱一套,而且是纯绿豆面现磨,看来以后得多来几趟了。
顺便说一句,旁边排队的龙大婶元宵也是他家的,每天限量1500盒,卖完为止。有炸的,有煮的,准备过正月十五的朋友可以赶早去买。
发布于:北京市